
海报新闻记者 孙靓 通讯员 董顺旭 李峰 报道配资平台和配资炒股配资
为积极应对秋汛导致的冬小麦晚播不利影响,10月21日,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在枣庄市台儿庄区马兰屯镇晋锋农机专业合作社举办“鲁农科讲堂:晚播小麦品种技术培训会”。当地合作社代表、种粮大户等50余人参会。
培训会上,作物所小麦种质创新与利用团队负责人樊庆琦作了题为《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途径探讨》的专题报告。报告围绕山东省小麦生产概况、小麦全生育期生长发育规律、全省单产提升政策背景等内容展开,同时结合农事经验与农谚智慧,系统梳理了当前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特性,并针对省农业农村厅推荐的种子包衣、秸秆还田、深耕深翻、“四适两压”高质量播种、氮肥后移、“一喷三防”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细致解读。
针对当前阴雨天气造成的晚播情况,樊庆琦还专门讲解了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今年小麦怎么种”关键技术明白纸》,帮助种植户更好地理解晚播场景下的小麦新品种特性与种植技术,推动良种良法落地见效,为打造更高水平“齐鲁粮仓”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本次培训为山东省农科院2025年秋季“科技兴农”服务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紧扣“精致化”服务理念,聚焦秋汛给小麦播种带来的实际生产难题,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结合马兰屯镇小麦种植现状开展精准指导,通过专家培训指导筑牢小麦播种关键环节,推进济麦系列小麦千亩示范方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明年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国睿信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